河北國控運用“盤活+”促進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河北國控作為省級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有效發揮國有資本運作平臺作用,以盤活低效無效存量資產為切入點,強化對國有資產的運營和價值管理,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保值增值。
河北國控是在國有企業深化改革中發展起來的省級綜合性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投融資和資本運作平臺,其所屬企業主要為省直廳局行政性公司改制后保留下來的企業以及省級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劃入的脫鉤企業。由于歷史原因,這些企業不僅“小、散、弱”問題突出,而且存在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低效無效、閑置呆滯資產占比較大,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為此,河北國控把盤活存量資產作為事關公司生死存亡、事關國有資產布局結構調整優化、事關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重中之重,結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將資產盤活與瘦身健體、企業改制、深化混改等相結合,下大力“啃硬骨頭”,累計盤活低效無效項目20個,涉及資產60多億元,實現收入近12億元;市場化出清“小、散、弱”企業和劣勢企業70余家等,一批沉淀資產活化為“資本”,一批出血點轉化為新的效益增長點。
一、“盤活+復營”,促進企業煥發新生機
盡管河北國控的低效無效、閑置呆滯資產占比曾經一度高達60%以上,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公司的改革發展。在低效無效、閑置呆滯資產的處理上,河北國控沒有走“一賣了之”簡單的“一刀切”處理路子,而是根據低效無效、閑置呆滯資產的成因、種類、規模,采取了綜合化的盤活方式。其中,“盤活+復營”模式,就是通過對企業注入新機制、新元素,重新恢復企業的生機生氣、活力動力,推動企業再次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位于邯鄲市復興區的金元公司,是河北國控2008年投資收購的一家礦企,其所屬的南李莊鐵礦,由于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先后更換了五位董事長,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施工難題,特別是2016年第三次冒水淹井,致使項目被迫停工。其后,河北國控在項目下馬與恢復建設之間反復權衡。下馬,意味著10多億元的投資“打水漂”;復建,破解大水淹井的出路何在?!蔼M路相逢勇者勝”。只有殺出一條血路,才能重新獲得生路。在組織有關專家反復研究論證后,河北國控黨委本著對國有資產高度負責的態度,頂著巨大壓力,決定恢復南李莊鐵礦施工建設,并改變金元公司管理體制,在河北國控總部設立復工建設指揮部,直接負責項目復建各項工作,同時又團隊式引進一支專業技術隊伍合力攻堅。天道酬勤。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不僅解決了大水淹井難題,妥善解決了11起歷史遺留法律訴訟,而且還發展了富硒水綜合利用、富硒中藥材種植等項目,礦井在2022年建成投產后,預計年利潤3-5億元?!叭嗽诘V上、礦在花中”,一幅和諧、和美、和合的圖畫,生動詮釋了責任擔當、創新作為、綠色崛起、高質量發展的豐富內涵、深刻含義。
二、“盤活+混改”,激發企業發展新活力
地產項目是河北國控業務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由于其本身并不是專業從事房地產業務的企業,受專業性、技術性等因素影響,幾個地產項目在拿到地塊后推進進度始終極為緩慢。2016年9月新上任的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金洲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積極為地產項目想辦法、找出路。通過在維持現狀、徹底轉讓、引入戰投等多方案上進行不斷比選后,公司黨委最終決定引入戰略投資者,“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氨P活+混改”模式,徹底扭轉了地產項目開發建設緩慢的被動局面。
石家莊豐收路40號院地產項目是河北國控傾力推進的一個重點項目,項目從2011年啟動到2017年與萬科地產合作,歷時長達6年但始終遲遲不能開工。按照公司總體決策,2018年3月22日,河北國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50%股權在河北省產權交易中心進行競拍,華潤地產、遠洋地產和萬科地產參加了競拍,最終經過183輪的競價,由萬科地產以18050萬元競得,比掛牌起始價8600萬元提高了110%。更為重要的是,河北國控以50%:50%的均衡股權對國控房地產公司實施混改,不僅探索了董事會層面國有股東占多數席位、經營層面專業人員占主導地位的架構,最大限度地激發了企業活力,而且打造的萬科紫郡,已成為石家莊市一個有品牌、有品位、有品質的生活居住區。
石家莊豐收路40號地產項目通過混改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河北國控在張家口市的“三祖像”地產項目,也通過公開招拍掛,以50%:50%的均衡股權模式,完成了與金科地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揭開了張家口藍城雲景地產項目嶄新的一頁。兩個地產混改項目,累計撬動非公資本23.9億元,實現資金流入11.68億元,較好實現了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
三、“盤活+瘦身”,開創企業出清新模式
河北國控將資產盤活與“瘦身健體”相結合,綜合運用“三個一批”,推進“盤活+瘦身”,不僅盤活了低效無效、閑置呆滯資產,而且累計出清70多家空殼企業、劣勢企業、低效企業等,實現了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特別是集中出清模式,探索了一條劣勢企業市場出清的新路子。一是改制退出一批。通過公開掛牌轉讓產權,實現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與瘦身健體“一步到位”。定州冷凍廠是一家老牌全民所有制企業,從2009年起全面停產。2019年1月,資不抵債的定州冷凍廠在河北省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以7454.30萬元的價格成功轉讓,并妥善安置職工,較好解決了長達十幾年的歷史遺留問題。二是股權轉讓一批。河北國控有效利用產權交易市場,通過股權公開轉讓,不僅將一批沉淀資產活化為資本,而且較好地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承德銅興礦業公司是河北國控2012年重組整合的政策性破產企業,長期以來因資源瀕臨枯竭、開采成本居高不下,且歷史遺留問題突出,成為了沉重的“包袱”。2020年通過股權公開轉讓,不僅能累計收回股權及債權轉讓款近1.4億元,而且堵住了礦業板塊最大的“出血點”。除銅興公司外,河北國控還通過轉讓河北金山礦業公司等10多家企業股權,實現了減負發展。三是破產出清一批。2020年,在省國資委和省市法院的大力支持下,河北國控與省市法院建立了“企業主體、依法運作、政府引導、司法保障”的協調聯動機制,探索了劣勢企業集中受理、集中指定管理人、集中選聘機構、集中公告、集中辦理審理的“五集中”模式,先后完成了首批24家劣勢企業其中出清、第二批15家和省國資委委托的省汽車集團所屬11家劣勢企業集中立案。省高院在2020年“省兩會”報告中予以高度肯定,國務院國資委在2020年11月國企改革媒體通氣會上予以表揚,公司在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東明今年5月率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到河北省開展執法檢查時做了典型發言,在今年8月1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上,王東明副委員長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中,對“河北省搭建困難國有企業破產服務平臺,通過集中運作降低破產成本,提高處置效率”予以了充分肯定。
四、“盤活+維權”,構筑國有資產安全新屏障
針對所屬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多、法律糾紛多的客觀實際,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和國有資產安全,河北國控將存量資產盤活和保護國有資產相結合,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克服各種困難和壓力,發揚百折不撓的精神,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
北京旭睿公司銀湖地產項目1.518億元執行異議之訴,在一審敗訴情況下,河北國控堅持上訴至國家最高人民法院。在二審中,庭上據理力爭、庭下積極溝通,得到了最高院全面認可,終審判決北京旭睿公司勝訴,實現了成功翻盤逆襲,這將對銀湖地產項目系列訴訟案件的后續審理走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北京河北大廈是省國資委監管企業斥資近22億元購買的房產。按照省國資委要求,2012年,河北國控用持有的優質股權、債權從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置換而來。合同約定北京河北大廈應于2010年9月竣工交付,但北京政泉公司由于嚴重涉訴等系列問題,一直未辦理消防手續、竣工手續,未進行資產移交。2019年,面對北京政泉公司資產被法院拍賣的潛在風險,河北國控果斷采取以訴促談等方式,迫使北京政泉同意現狀移交,在其極不配合、一拖再拖情況下,河北國控依法強行接收,取得了實際控制權,并通過兩輪公開招標現狀出租,閑置10年的北京大廈得以盤活。在此基礎上,河北國控又對北京政泉違約行為提起訴訟,2020年12月31日,北京三中院判決北京政泉向北京河北大廈支付違約金約8.14億元,有效維護了國有資產權益。
另外,河北國控還通過法律手段,取得了冀百津站訴天津宏業達公司合作開發房地產案一審勝訴,法院判定宏業達公司支付冀百津站房屋貨幣補償款、房屋未交付損失及應付房屋回購款及利息共計13132.26萬元,不僅解決了長達15年的“馬拉松”式的訴訟,還挽回了國有資產損失1億余元。
五、“盤活+育新”,增強企業內在新動能
在存量資產盤活上,河北國控堅持出清減量和育新增量“雙輪驅動”,走出了一條“盤活+育新”的新路子,不斷蓄積轉型發展的新動能,推動公司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一是將盤活與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建設相結合。 積極探索以基金投資為主的國有資本運作新模式,以河北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基金為主體,先后設立了我省首支上市公司紓困基金、綠色低碳基金等五支基金,基金管理規模42.9億元,打造了以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國改基金系”。二是將盤活穩舊育新相結合。對原來規模小、實力弱、經營模式傳統,且每年利潤僅僅略有盈余或持平的貿易企業國控國際物流公司,采取“凈殼+引投”模式,引入上市企業瑞茂通公司混改,打造了注冊資本10億元的供應鏈金融管理企業,煥發了新的生機活力,收入貢獻率在全系統由原來的0.8%提高到了20%以上。三是將盤活與培育新動能相結合。圍繞“十三五”期間的國家“三大攻堅戰”,瞄準河北省缺少環保龍頭企業的“空白”,打造了符合全省產業發展方向的環境治理板塊,建設的藁城水處理項目已開始商業化試運行,成合危廢處置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省內規模最大、京津冀地區唯一一家對外開放的電子廢溶劑處置企業。
下一步,河北國控還將緊緊圍繞省級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作為活化存量資產、優化資本布局、提升運營效率、促進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平臺的功能作用,繼續下大力做好“盤活+”工作,為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