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 守初心 擔使命 強履責”主題征文:一代人的回答
一代人的回答
國控資本 劉宸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以孫中山為首的仁人志士推翻了清王朝專制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但可惜的是,中華民國并沒有給當時中國風雨飄搖的局面帶來實質性的改變:外部,列強依舊虎視眈眈:內部,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中國仿佛處在最深最黑的暗夜中,光明何在,前路何方,這些問題亟需回答卻又仿佛無人能回答。
好在泱泱中華五千年,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們是歷史的光耀,是中國的脊梁,即使在無盡的黑暗中,他們也沒有放棄希望,而是用黑夜賜予的黑色眼睛,不斷找尋光明的前路,渴求著一個答案,在不斷的追尋中,他們終于找到了,積貧積弱的近代中國,終于迎來那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1921年。
哲學理論上說事物的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是不斷積累的,量變產生質變,在迎來關鍵的轉折點前,兩縷希望之光射進了濃重的黑暗中,那就是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和1919年的五四運動。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則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時間終于來到了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開,后轉移至浙江西湖一艘紅船上,大會正式決定建立中國共產黨,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并規定黨的奮斗目標為“以無產階級的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直至消滅階級差別;采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斗爭的目的――消滅階級;廢除資本家所有制,沒收一切生產資料歸社會所有”。黑色的眼睛終于找到了光明,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中國人民的革命史雖然揭開了嶄新篇章,但前路如何走卻依然迷惘,剛誕生的希望火種是如此弱小,隨時都有被熄滅的可能。盡管有無數艱難險阻,心懷希望的一代人卻沒有輕言放棄,他們像一簇簇火苗,在近代中國的各地鋪開并燃燒。1922年,中國共產黨組織領導了香港海員大罷工,并在同年的中共二大上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并使這個綱領很快傳播開來,“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廣大群眾的共同呼聲。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1936年,西安事變;1937年,盧溝橋事變,艱苦卓絕的全民族抗日戰爭全面開始……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次次的重大事件中不斷發展壯大,隨著歷史進程一同前進,力量越來越強大,步履越來越穩健,方向越來越明確。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終于在1949年,伴隨著天安門上毛主席親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和振聾發聵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沉睡的東方巨龍終于蘇醒,中國人民迎來了嶄新的生活,踏上了全新的征程。
回首黨史百年,正是因為有最初一代人的高尚付出,大公無私不求回報,甘愿為國為民拋頭顱灑熱血,才會有后人受到感召,前赴后繼的加入他們,代代相傳,不斷壯大,才能迎來勝利的曙光,重獲新生,走上更加光明的康莊大道。而我們這一代人,更要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不移跟黨走,不斷開創更美好的明天,書寫更輝煌的華章,這是我們一定要做出的最堅定的回答。
尾記
如果海洋注定要決堤,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陸地注定要上升,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北島《回答》